第七百八十六章 无悔入我大明
寒梅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八十六章 无悔入我大明,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寒梅惊雪,17K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着改良的新式火铳,朱允炆不由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匠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有着他们的先进性,在没有给他们后世步枪图纸的情况下,他们依旧凭借着自己的摸索,一步步改良,臻善,打造出了令人惊讶的成果。
枪托,扳机,枪管,刺刀,都有了,除了没有准星,加上钢铁为主重量偏重外,与后世最初的步枪区别已是不大。
谁敢否定古代匠人的智慧?
谁能说中国古代火器没有过辉煌的时刻?
朱允炆知道,即便是没有自己,大明的火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依旧是世界最先进的,这些匠人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各式火器,并不断完善,为捍卫与保护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鲁非曲、陶增光等人很是聪慧,他们并没有选择塞入式刺刀,即直接将刺刀安装到枪管里面,也没有设计成套环式刺刀,即在枪管外壁设置一个套环,巧妙地使用了中国人独有的智慧,打造了一个纯钢的卯榫结构。
在枪管前端设计了一个凹式的卯,在刺刀端部设置一个凸出的榫,卯榫对接后,可以做到纹丝不动,即牢固又允许拆卸。
朱允炆下令神机营加快测试,并让朱棣排演新的作战阵型,在确保刺刀式火铳没有问题之后,下达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增五万,扩神机营。
最初的神机营火铳手不到四千人,后经过朱允炆一再扩充,特别是火遂枪出现之后,火铳手数量猛增,在安南之战前,神机营火铳手总数量已突破五万,在整个京军中的占比超出了百分之十二。
而朱允炆再一次下旨,决定将火铳手的数量再加五万,一旦实现,将意味着火铳手在京军中的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五,近三成兵力都是火器兵种。
兵部尚书铁铉听闻消息之后,急匆匆求见朱允炆。
武英殿。
铁铉陈述着各种理由,反对将火器兵种进一步扩大:“神机营战力全赖火药,而火药能否使用,需看天时。一旦遭遇连绵大雨,火药供应跟不上,或遭遇围困,火药耗费殆尽,神机营将会成为待宰羔羊。微臣认为,神机营不宜盲目扩充,削弱了五军营战力,反是不美。”
朱允炆看着铁铉,并没有直接反驳。
铁铉的担忧并不是没道理的,虽说明军火铳兵是可以携带一部分火药出发,也可以防雨,防水,但随身携带量必然是不多,后续的弹药补充尤为关键,若是这部分弹药被雨淋湿,潮了,失了作用,那问题就麻烦了。
战力锐减之下,战争如何进行是个关键的问题。
但问题是,有了刺刀之后的火铳兵,没了火药,当真会战力锐减吗?
朱允炆看着铁铉,平和地说:“去教场找燕王,看看新式火铳兵的战力,若铁尚书依旧反对,再来上奏吧。”
铁铉狐疑,但也只好去教场求证,在当日傍晚,铁铉就上了奏折:“臣以为神机营扩充五万不妥,宜十万!”
刺刀的出现,让火铳兵成为了冷兵器与热武器的结合体,哪怕是陷入绝境,没了火药,火铳兵也可以完全就地转化为长矛兵。
铁铉甚至认为未来长矛兵很可能会逐渐消失。
朱允炆很想听从铁铉的建议,再加十万火器部队,可想了想,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
眼下的二炮局不是历史上的兵仗局,那里不仅汇聚了大明最优秀的火器匠人,而且系统化的研究思维已经在二炮局初步形成,火器的迭代与发展未必需要太久。
就以当下来论,火铳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专门的子弹,只有铅弹,还是小圆珠,破甲能力有限,对付重骑兵时,哪怕是冲着对方最薄弱的面罩等位置打,都未必有多少效果。
子弹批量化制作或许是不太现实的,但制造一些特种火器,用于专门的远距离狙击还是有可能的,鲁非曲的飞镖子弹其实就是这方面的探索,只不过他还没有找对道路。
对于火器的研究,二炮局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一次性更新那么多装备,夏元吉也会找自己算账的。
郑和、张玉、朱能入殿行礼。
朱允炆安排人赐座,询问道:“距离出航的时日不多了,水师筹备如何了?”
郑和起身奏禀:“皇上,水师筹备已经基本完成,所有奉调宝船、大福船也已停泊在长江边,军士也已准备就绪,只等起锚出航。”
朱允炆站起来,从桌案后面走了出来,感叹道:“水师的任务很重啊,你们还有什么难处,尽管提。”
郑和等人摇头。
张玉犹豫了下,问:“皇上之前安排的铬矿是?”
朱允炆挥手,屏退左右,严肃地说:“铬矿是一种神奇的金属,你们也知道,火炮与火铳威力不凡,但频频使用,就会出现炸膛问题,虽说眼下二炮局制备了镍钢,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这个问题,但只有铬矿,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铬矿,中国境内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想要,还是去南非挖来得快。
“那一定要带回来!臣会在进入那一片海域之前,留下一支队伍,专门寻找与挖掘铬矿。”
郑和严肃地保证。
神机炮的威力赢得了水师上下的认可,但水师也面临着神机炮炸膛、炮膛开裂的问题,为了确保此番远航战力不受损,水师已全部换装了神机炮,包括大福船在内。
“该注意的事项,朕都记录在了册子里,到时候你们出航后再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