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八章:郡县西域(上),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17K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来到大殿之中,停在齐泰面前,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兴奋的说道:“好啊!从唐宪宗元和三年安西、北庭都护府的沦陷,到今天我大明官兵收复天山南北,离开中原王朝接近六百年的西域,终于回归了!太好了!”
唐代安史之乱后,吐蕃大举进兵,一度占领了长安城半个月。
后来仆固怀恩叛变,吐蕃出兵直接从陇右进入河西,霸占了陇右、河西这两块地盘,自此开始河西走廊被切断,中原与西域断绝了联系。
宋、辽、金时期,西域仍旧没有被中原王朝真正收复过。
即便是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西域仍是察合台汗国治下,不归中原王朝所有。
直到现在,大明官兵收复西域,西域才算真正回归中原王朝统治之下。
朱高煦说到这里,看着齐泰,吩咐道:“传孤谕令,把此消息以邸报明发天下,孤要让天下臣民都知道征西大军收复了西域!我大明金瓯无缺矣!”
次日。
早朝。
文华殿。
“父皇御驾亲征后,如今西域形势一片大好,而乌思藏、朵甘西南连接孔雀半岛,北接西域,东邻四川、云南,位置极为重要。孤在想,是否该考虑扩大其官属权限,众卿以为如何?”
户部侍郎卓敬道:“殿下此意,实乃边关之大幸。臣提议可以在乌思藏、朵甘都司辖区内,广设卫所,修筑城池。”
“洪武五年乌思藏内附,次年太祖皇帝置乌思藏卫,属西安行都司;七年升为行都指挥使司,治所乌思藏(后世拉萨)。永乐元年,为了明确与乌思藏行都司与俺不罗、牛儿宗寨、领司奔三行都司的隶属关系,陛下明诏改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为乌思藏都指挥使司。”
兵部侍郎齐泰道:“洪武六年,太祖皇帝置朵甘卫,属西安行都司,次年升都指挥使司,治所灵藏(后世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因此,臣奏请殿下派汉人去做乌思藏、朵甘都司辖区内卫所的指挥使,这样就不怕异族作乱了。”
在基本职能与官职设置方面,都指挥使司与行都指挥使司大体上没有区别。
但在设置原因方面,两者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都指挥使司是大明各省必设,且在边防要地单设的军事衙门,行都指挥使司是为了辅助都司而增设,通常只在边疆附近各省设有。
比如福建两省交界之地,各族杂居,斗争形势复杂,而陕西和山西属于边疆行省,防区范围广,乃至后来设置的湖广行都司和四川行都司大体上也属于这个原因。
“不,恰恰相反,孤以为还是应该由当地的高僧充任卫所的指挥使、通判等官。汉人在那儿担当指挥同知、佥事等佐官即可,如此便不会引发当地人的反感。”
朱高煦对于乌思藏与朵甘地区的管理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听了齐泰的建议之后,立即出口给予否决。
他考虑到以齐泰代表的文武大臣或许不理解他与朱棣的意图,接着又加以补充道:“孤打算效法父皇在黑龙江岸边敕建永宁寺之举,于乌思藏、朵甘辖区内的各卫治所修建寺庙,皆命名为永宁寺。”
“而且,寺庙的碑文,应当用汉、藏两种文字记述乌思藏、朵甘都司的设立过程,以及朝廷派官属前往设置卫所,帮助两地百姓搭桥补路,修渠挖井,灌溉农田,提高生产的详细情况。”
齐泰等殿内众臣很快回想起了朱棣之前派钦差前往努尔干修建永宁寺的故事。
永乐元年七月,朱棣下诏在努尔干地区设立了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地方衙门努尔干都指挥使司。
自那以后,朱棣多次派遣女真族宦官武易信(亦失哈)作为钦差太监前往努尔干都司巡视,宣谕抚慰当地人民,以便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
永乐四年,武易信奉朱棣之命,第三次巡视努尔干都司时,在努尔干都指挥使司治所所在地附近原有观音堂的基础上,兴建了一座供奉观音的寺庙,祈愿努尔干之地永世昌宁长乐,故名“永宁寺”。
永宁寺建好后,武易信勒石为碑,在寺前竖立了一块石碑,作刻《永宁寺记》碑文,上面记载着大明朝廷建立努尔干都司的史实,以及武易信本人奉永乐皇帝之命,前两次巡视努尔干,抚慰各部民众以及修建永宁寺的过程。
这块石碑的碑身左右两侧分别用汉、女真、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
“殿下英明。”
齐泰、卓敬等人都是聪慧之辈,转瞬间就明白了朱高煦“温水煮青蛙”的企图,当即齐声道。
“殿下,乌思藏的喇嘛前天已入京来朝拜,明天可否请殿下见见他们?”
礼部尚书郑赐躬身问道。
朱高煦点头道:“对高僧要以国礼规格相迎,万不可怠慢,你要亲自去驿站迎接,安排在奉天殿召见。”
“臣领旨。”郑赐恭声领命道。
朱高煦环视殿内众臣,问道:“谁还有事要奏?”
齐泰躬身道:“殿下,微臣有话要说。”
“讲。”朱高煦道。
“殿下以宽容为怀,恩泽天下,的确令人感佩。可四海之内,君子与小人并存,慈悲与狡诈同在。”
齐泰恭声道:“微臣以为,要先立威,再立德。一个小小的锡兰山国王就敢屠戮我大明官兵,让我天朝国威丧失殆尽。我大明的怀柔远人之策,在亚烈苦奈儿这种人眼中,只不过是可以用来借机讹诈的软弱之举。因此,微臣请殿下诛杀亚烈苦奈儿,如此则会重新在海外树立大明天朝威严。”
朱高煦高声问道:“你是觉得怀柔远人之策,会显得我大明软弱?”
“殿下,齐侍郎说的在理,不杀亚烈,此恨难平啊!”
吏部尚书张紞出言道。
礼部尚书郑赐接话道:“臣附议。”
刑部尚书墨麟躬身出列道:“臣附议!”
朱高煦没想到齐泰的一番话,瞬间会得到三位尚书的支持。
如今六部尚书之中,户部尚书郁新因病在家修养,工部、兵部两部尚书跟着朱棣去了北方,还剩刑部、礼部、吏部三位尚书在朝。
此时,在朝的三大尚书皆赞成诛杀亚烈苦奈儿,顿时让朱高煦感到了为难。
“不杀亚烈,此恨难平。”
就在这时,其余众臣纷纷开口附和。
一时间,大殿之中,赞成诛杀亚烈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好了,今日就先议到这里,亚烈之事,等父皇回来后,再做处置。”
朱高煦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而是起身说道。
ps:现征集主角继位后的年号,请兄弟们在此发本章说留言,鞠躬感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