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七章:诸藩国王培养计划(上),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17K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

早朝。

“朕有三件事情要说。”

朱棣端坐在金台龙椅之上,朗声道:“第一件,礼部选择吉日,安排皇太子与亦力把里国玉海公主完婚。虽然玉海公主是蒙元汗国公主,但我大明乃华夏典章之国,不能失了礼仪。”

礼部尚书郑赐出列, 躬身作揖道:“臣领旨。”

朱棣接着道:“第二件,朕决定选两名功臣家的闺女为太子选侍(太子妾室),礼部需要拟一份名单交上来。”

“是。”郑赐恭声道。

“第三件,大本堂已完成整体搬迁,除了被责令禁足的宗王外,其余诸王,年三十以下者, 从明日起便入新修大本堂继续进学。因此, 吏部与礼部要推荐几名教授, 为诸王传道受业解惑。”

朱棣缓缓说道。

“敢问陛下,不知要传授哪些经典?”

吏部尚书张紞躬身问道:“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么?还是像新式科举一般,分九科授课?”

朱棣也不兜圈子,直言道:“太祖皇帝曾明令诸王改封于中国之外建立宗周之封国。这些封国虽然位同大明一省,但诸国国君终究是手握实权的诸侯王。为了让诸王有足够的学识去治国理政,朕欲请教授传授诸王为君之道!”

此话一出,朝堂上的众宗王顿时在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们当中曾经有人担心朱棣拿诸王改封为理由,而把他们禁锢在京师一辈子。

也有人一直在寻找机会出去历练,为诸王改封做准备。

如今朱棣当着满朝文武大臣说出这种话,显然是已经将诸王改封提上了日程,并且有了培养诸王为国王的计划。

“陛下不可!”

方孝孺躬身出列,作揖行礼道。

朱棣问道:“为何不可?”

方孝孺答道:“太祖皇帝改封诸王于海外建国,是为了让海外诸藩国像宗周分封的诸侯拱卫周王室一样,拱卫大明皇室。陛下如今要传授诸王为君之道,实在是有违礼制, 有悖祖制!”

话音一落,堂上诸王纷纷向方孝孺投去了杀人的目光。

方孝孺全然不惧, 也不管朱棣阴沉的脸色,作揖行礼道:“臣请陛下三思。”

大理寺正卿吕震躬身出列道:“方顾问言过了,唐太宗自撰《帝范》,论述人君之道,并在赐予子女时,再三叮嘱,作为遗训。唐太宗传授《帝范》,便是传授皇家子弟为君之道,陛下效仿唐太宗,难道不是合情合理么?”

唐太宗在赐给唐高宗李治的时候,曾告诫说:“你应该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我并不是你学习的榜样。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即位以来,也有许多不足为训的地方。”

左副都御史陈瑛附和道:“正是有唐太宗为君之道的培养,后来的唐高宗李治才能很好的继承其父基业, 在位期间,使得大唐王朝的版图达到最大,国内治理也日臻完善, 并出台了在律法史上至关重要的《永徽律》,更是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创造了永徽之治。”

《永徽律》是唐高宗永徽二年颁行的法典,由长孙无忌、李勋、于志宁等根据《贞观律》撰成,计十二篇,五百条,内容基本与《贞观律》相同。

唐高宗为了确保律法适用的统一,使执法官吏懂得每一条文的精确含义,发挥法律的效能,在永徽三年,又诏长孙无忌等人撰写《疏议》,对《永徽律》逐条逐句进行解释。

永徽四年撰成奏上,共三十卷,附于律文之后,同时颁行,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律与疏合在一起,称《永徽律疏》,后世称《唐律疏议》。

历史上,这个《永徽律疏》是唐律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也是宋、元、明、清、各代制定和解释法律的蓝本,是后世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封建王朝法典。

陈瑛是副都御史,掌管监察,对律法条文较为熟悉。

他顺着大理寺正卿吕震的话往下说,拿颁定了《永徽律疏》的唐高宗来举例,就是想说明教授皇室子弟为君之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吕震与陈瑛两人一唱一和,带动了一批支持朱棣教授皇室子弟为君之道的官员。

于是,有官员相继出列道:“臣附议。”

“陛下,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为君之道,乃帝王之术,只有天子与储君可习,岂有藩王修**王术之理?”

解缙见情况不妙,当即躬身出列,帮着方孝孺说道。

方孝儒忽然跪下道:“臣请陛下三思。”

解缙紧随其后。

黄淮等内阁顾问也依次出列跪下道:“臣等附议。”

紧接着,有些性格秉直的朝臣也跪下道:“臣等附议。”

朱棣虽然生气,但他也明白这些人的出发点是为大明着想。

不过,他决定的事,一百头牛都拉不回来。

“朕意已决,此事就这么定了。”

朱棣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向张紞、郑赐吩咐道:“吏部和礼部依朕刚才所言,推举教授,明日朕要看到名单。”

“臣等领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海螺的曹阿蛮

西门仙族

道心长青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

喜欢啃排骨

骑士的无限征途

咸鱼的洁南

我玩传奇私服

看不见的回首掏

掉马后满级大佬被迫在热搜上开挂

青山羡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