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温水煮青蛙,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17K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父皇,儿臣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想让安南之地彻底成为我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得满足一个最关键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

朱高煦十分严肃的说道:“这个条件,同样适用于郡县西域、大漠、乃至努尔干地区!”

朱棣若有所思道:“你想说的是汉民人口?”

“父皇英明。”朱高煦恭维道:“正是汉民人口!”

随后, 他解释道:“若安南人口有一百万,其中有我汉民七十万,如此情况,安南何人敢反?假使真有人造反,无需朝廷派遣大军南下,只需一道旨意, 当地汉民统军将领便可就地调兵,平定叛乱。”

“移民非朝夕之功,且眼下安南始平,百业凋零,我大明本土境内百姓又有多少人会愿意迁移至安南?”

朱棣觉得朱高煦有些想当然,当即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父皇,儿臣是这样想的。既然一时半会找不到陈氏子孙,那索性暂时先对安南实行军管,设立卫所,加以屯田。”

朱高煦道:“至于安南境内的卫所屯田,前三年免收军屯子粒,如此则可以让镇守在安南的卫所兵卒卖力垦田。”

“一来可以对安南耆老所请有个交代,二来朝廷也没有违反当初的承诺,毕竟仍然在继续寻找陈氏子孙。”

“朝廷若想安南长治久安,除了移民之外,还要获取安南国的民心,故而儿臣建议在军管期间,对安南国施行与大明本土相同的里甲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制,并从两广及福建等地移民过去,移民主要以水涝灾害导致无田可耕的流民为主。”

就目前而言, 里甲制仍是大明的社会基层组织,在城市中的里又称坊,近城者则称厢。

每里为一百一十户,一里之中多纳粮较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余一百户分为十甲,甲设甲首。

里长对上级官府负责,管束所属人户,统计本里人户丁产的消长变化,监督人户生产事宜,调理里内民刑纠纷,并以纳粮和财产多寡为序,按赋役黄册排年应役。

在一条鞭法实行之前,以里甲为单位编派的徭投称里役或甲役,有正役和杂泛差役两种。

里甲正役是里甲人户应当的重要差役,由里长和甲首每十年一轮。

每年由里长一名同甲首督率一甲十户应役,其余九个里长及九甲人户在此后九年内轮流应役。

里甲正役主要内容是征收税粮,置办并运送上贡物料,以及支应官府的公用。

由于里长“放富差贫”,导致徭役严重不均。

一条鞭法实行之后, 朝廷丈量全国土地, 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将过去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摊派。

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农民及各种负担力役户可以出钱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承应。

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民收民解”制,改为“官收官解”制。

于是,里甲正役摊入地亩,折银征收,雇募应役,里甲十年应役之法被废。

但里甲制保留了下来,里长与甲长成为了纳粮大户的一种荣誉。

此外,里长与甲长为朝廷办事,地方衙门会视办事多寡与繁重给予酬劳。

“在安南施行里甲制与一条鞭法,是为了体现朝廷一视同仁,促进百姓归心,但摊丁入亩恐怕会激起当地豪强大族的反对。”

朱棣仍然觉得朱高煦说的有些想当然,

于是又提出了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一条鞭法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而且对增加人口的作用有限。

为了促进人口的增长,朱棣在永乐二年二月下诏“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次年四月,朱棣在朱高煦的影响下,终于施行摊丁入亩。

这才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使得大明王朝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

所谓摊丁入亩即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如此则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给无数穷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锁,但耕地众多的官绅地主却必然要缴纳更多的田赋。

“父皇,摊丁入亩之后,对安南的农民来说,朝廷的征税对象只是土地,无地少地的农民便可摆脱丁役负担,不用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对于这些原本可能会成为流民的人,朝廷可以把他们雇佣做工,或招募入卫所,专门替卫所兵耕地。”

朱高煦不紧不慢的答道。

朱棣问道:“若有安南人不服军管,聚众造反又该如何?”

“为了削弱安南国人的造反力量,可以吸纳当地青壮,经过简单训练之后编为辅兵。”

朱高煦从容应对道:“对于这些辅兵的安排,儿臣也想好了,先全部转运到应天境内训练,让他们见一见我大明江南的繁荣,然后择其优者抽调至西北或北疆担任战兵,其余运回安南,转为地方卫所兵,专门负责剿灭安南境内的不服或贼寇势力。”

“刚才父皇说了,倘若在安南推行摊丁入亩,那里的豪强大族可能会造反,便让这些安南兵去剿灭那些反叛势力,再把获得的土地分给无地的百姓。如此,朝廷又可以得到一批百姓的民心。”

“三年之后,那些因分田或成为卫所兵而受益的安南人,将会成为拥护朝廷郡县安南的坚定支持者。因为这些人当中,青壮皆是有田有粮有军职的卫所兵,而老幼妇女则会为了分到手的耕田站在朝廷这一边。”

“届时,朝廷郡县安南,则成为大势所趋。若有野心之辈,扯旗造反,不需朝廷派兵,仅出动安南本地卫所兵即可镇压。毕竟,已经到手的富贵,谁会不珍惜呢?”

“儿臣也想过直接在安南推行均田,但如此做的话,必然会激起当地官员的强烈反抗,这并非上策,因此才想到用摊丁入亩、吸纳青壮等策略,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郡县安南。”

朱棣听到这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用欣慰的目光看着朱高煦,难掩喜色道:“当初你皇爷爷指定由你作为朕继位后的太子,显然是极其英明的决定。朕纵观史册,实在想不到,有哪个王朝的太子可比肩你的才具!”

“父皇过誉了。”朱高煦道:“儿臣不过是提前做了一番苦功罢了。”

就这样,次日朱棣看完一众宗王及朝臣对管理安南的建言奏本之后,随即又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最终决定采用朱高煦“温水煮青蛙”的策略,来管理安南。

于是,在六月十七日的早朝上,朱棣颁布了一道暂时对安南实行军管的圣旨,并昭告天下。

散朝后。

武英殿。

“保儿,你知道朕为何让你坐镇太仓么?”

朱棣负手而立,看着地球仪上的太仓问道。

他的左侧站着朱高煦,右侧站着督漕总兵官兼太仓卫指挥使平安。

平安躬身道:“回陛下,刘家港属于太仓治下,而太仓又是朝廷存储粮食的军事重镇,臣镇守太仓,是为陛下镇守大明的粮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海螺的曹阿蛮

西门仙族

道心长青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

喜欢啃排骨

骑士的无限征途

咸鱼的洁南

我玩传奇私服

看不见的回首掏

掉马后满级大佬被迫在热搜上开挂

青山羡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