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中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317章 没地方安置,公子威武,血沃中华,17K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不晓得李公为何想到了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似乎还没有3施耐庵这个人,没有这本书嘛,不过这一百单八将他question确是很喜欢。
他给李公提议,将那些参加了考试没录取的也安排一下,愿意留在成都学习赶考的直接编进府学跟班学习:要回家乡的,学事司发一笔路费,将来回的食宿盘缠都给包揽了。
李公认为大善,马上就叫赵飞燕去安排。
这次成都临时选拔青年才俊的消息被《成都旬报》接连报道,一下子叫大江南北都晓得了。
新宋国的文人大多理解,这是国家的用人选拔体系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倾向实践、做事了。
江东的朝廷就炸锅啦。
赵炳就正在阅读手上的《成都旬报》,这个崽儿将报纸作为搜集新宋情报,了解成都动向的最基本手段,每一期报纸的边边角角都是认真看过的,从不遗漏。
当他看到赵玉林在成都面向全国海选青年才俊,亲自出题开考时立马怒了。
给老子的,这个和皇帝钦点状元有啥区别?
赵弃儿就差拿起铁喇叭高喊:他赵弃儿在钦点状元啦。
赵炳觉得赵玉林抢了他临安的风头,心里很是不爽,脑子里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也来开个科考?
史儿子也在看《成都旬报》,他断事的角度和赵炳就不同了。
这丫看到赵玉林取士的方法晓得他将重点偏向了动手做实事的能力上,再看到录取的一百零八人中江南就有二十八个,说明江南有不少学子都跑到成都去要参加入秋的科举啦。
他开始沉思了,这是人心所向啊。
这是民间对天下大事的基本判断,肯定是认为临安朝廷已经日落西山,气息奄奄。而新宋国就如旭日朝阳正在冉冉升起,那里才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热土。
此公还在沉思呢,赵炳派人来叫他了,要他去商议科举选人用人的事宜。
史儿子边走边嘀咕还选个鸟啊。
这两年他和赵炳不断卖官,朝廷里充斥着大量的庸员,江北又不断丢城失地,大量的逃难官员都还没地方安置呢。
哪像成都的赵弃儿,人家拿下了广南西路,占领了荆湖,刚才吃下大理的建昌和会川两个府,需要人才的地方多着呢……
赵玉林忙完公事和飞燕回去,见丹凤夫人匡思思到了府上,他俩立即上前施礼,请去花厅吃茶。
匡思思正开森着呢,告诉他李公派人送来一串大越进贡的珍珠,颗颗饱满,洁白如玉的好漂亮极了。
赵玉林看到他丈母娘已经戴在脖子上,犹如专门为她定做的。他笑哈哈的说此物真是找到了主人,叫咱娘戴上,是它的福气了。
匡思思发现他这个女婿还很会夸人呢,笑盈盈的说李公想得真周到,有心了。
赵飞燕倚在她娘身上说咱哥儿交代的,将大越送来的贡品都拿出来放去公事房叫诸公品鉴啦。
匡思思立即愣神的看着他,吃惊的问可是贡品呐,就这样随意交代啦?
赵玉林说好东西要大家一起欣赏嘛。不然谁晓得大越送了礼物给咱新宋呢?
匡思思已经被他的这些奇奇怪怪的道理给迷糊了。
本来以为自己得了一串珍珠项链很自豪的,不想他的女婿叫诸公人人都可以欣赏南越的海产珍品了。
赵玉林还在放大招呢,告诉她们以后要在锦官城修个大的博物馆,将各地的珍奇异宝全部放在里面叫国人参观品鉴。
匡思思母女都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赵飞燕送她娘回来后给他讲:咱娘想去书院做先生呐。
他将小女人搂在怀里问,是她娘闲不住了,来找她的女儿帮忙啦?
赵飞燕说她娘天生精通韵律,来成都这么长时间不做事反而感觉身心疲惫的很,就想出来做点事呐。
她拿不定主意,就问哥儿了。
赵玉林说那就送去府学做音律先生嘛,还得先给李公说说。
飞燕欢喜了,像只小鹿一样在他胸前拱。
赵玉林受不了啦,叫沐浴歇着吧。
两口子一对眼神,手拉手的朝浴房跑去……
吐蕃境内,勇士山下的八宿村,李云清领着曹永他们五万大军渡过黑水河,击败吐蕃军队后占领了八宿这一片气候宜人的土地,收割的青稞正好为他们补充了西进的干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