眀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章 形势危急,大魏春,眀志,17K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古代,什么样的人家才能称作大户?
夏天吃的起冰,冬天睡的起炕……哦,不,地龙。
一到下雪天,贫寒人家都不知道烧下顿饭的柴应该去哪里找,李家下人睡的房子却都烧的温暖如春。
李承志没想到,前世农村愁的没办法处理的秸杆柴草,在古代竟然是战略物资,怕影响民生,各级官府都会严格控制柴草流出。
虽不禁民间向外贩运,但税抽的极重。粮食都才是三十税一,这玩意竟然是十税一?
真是长见识了……
煤倒是有,庄子里就堆着一大堆,但只是用来天热的时候,打造修补农具时炼铁,以及烧陶器的时候用的。
也是因为堪探和开采技术不过关,这东西的价格不低,和木炭差不多。
既然有可以就地取材的木柴,谁钱多的烧的慌用炭和煤?
包括李承志住的暖阁,都是用柴草烧地龙的。
李承志想着,要不要把华亭煤矿开采出来?
不远,离李家堡也就五六十公里左右。
这可是诸存量近五十亿吨的大矿,哪怕能采出百分之一,那也是五千万吨。
不过要等到站稳脚跟才行……
房间里很热,李承志只穿着一件贴身绸衣,躺在只有一尺高的床榻上,睁着眼睛,望着房顶上的雕梁呆呆出神。
感觉身体很累,脑子里却没有一丝睡意。
该死的和尚,把僧户压榨的太狠,现在好了吧,人家掀桌子了?
自己的逃跑大计,怕是要夭折了……
其实说起来,他这开局还是很不错的:
陇西李家,便是北魏十三姓的其中之一,也就是传到唐朝时的“七姓十望”中的那个李家。
和李唐有没有直接的血渊关系,暂时还不知道,但在北魏,已是名符其实的顶级门阀。
泾州这一脉虽不如建立过西凉国的李暠那一脉显赫,但至少也是泾州本地的门阀豪强,世家郡望。
祖父李其最高做到了正四品的武威镇副镇将,加爵安远将军,但因作战不利,被一捋到底,爵位也被废除。
之后又被召回洛阳入了卫尉府做官,但浮浮沉沉十几年,到死也未恢复爵位。
大房随祖父去了洛阳,大伯现在是从六品的光禄丞,堂兄前年举的官,现在是正八品的协律郎。
二房便是李始贤,年轻时跟着李其带过兵,官至六品的武威镇府中兵军参事,也就是先锋大将,随李其一起被贬后再未复起,留在泾州经守祖业。
其实也没什么需要他经营和看守的,李家公田和隐田加起来不到三千亩,两个庄子、五十多户隐户,还有他那个李家堡的党长之职,李松一并替他打理的井井有条。
安定城和泾州城里的几间铺子,是由庶长子,也就是李承志的大哥李承宏在打理,李始贤便剩下读书喝酒生儿子了。才三十七八,就已经有了五子四女,李承志是嫡子。
若只是如此,李承志自然会开开心心的当他的富家大少爷,但谁让原身是个傻子,李始贤还是个疑心极重的。
他原本是六个儿子,最小的那一个,在四年前和亲娘一起,被李始贤亲手砍死了,当时才三岁!
而原身就是亲眼目睹了这一幕,被吓傻的。
如果继承了原身的记忆,李承志自然不用怕,但天不遂人愿,原身的脑子就跟狗舔了一样,一片空白。
偏偏他又不知道内情,刚穿越时,委实露了不少马脚,再加上遇到一个如此杀伐果断还多疑的便宜爹,他实在没信心糊弄。
不想被一刀砍死,就只能跑……
可惜,现在想跑也跑不掉了。
就看胡保宗能不能活下来,活下来之后,能给他增加多少依仗……
想着想着,李承志就睡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又响起了拍门的声音。
是胡信:“李郎君,我家校尉发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