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木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六十 曹操崇武释兵法 马超骁勇杨威名 一,实话三国,高木峰,17K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却说曹操赤壁败后,采取静观其变,巩固后方,乘机再图的战略,颁布《求贤令》,在邺城借贺赏铜雀台落成之机,阅兵崇武,巩固军事集团;聚才献文,组建邺下文人集团;招揽治理人才,促进所统地区经济发展。
曹操为了实现统一天下、济世安民的宏伟志向,潜心致力于对军事的研究。
从邺城回到许都后,曹操仔细回顾亲身参加的战争经历,总结历次战争特别是官渡、赤壁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使战术战法上升为军事理论。
在战略战术上,曹操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兵不厌诈,灵活多变。
在兵法方面,由于他自幼就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就在此基础上,撰写出《兵书摘要》,结合自己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
在用兵方面。曹操行军用师,多依孙吴之法,在对吕布、张绣、袁绍、刘备等一系列战斗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此救彼、弃物诱敌等战术,谲敌致胜,转弱为强,并将这些战术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要求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要以变应变”,结果多是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
在带兵方面,他治军严整,军令严明。除制定有严明的军法外,每次战前均颁军令,如后人收录的《魏武军令》、《魏武船战令》、《魏武步战令》等,“以发代首”既是一例。
在御将方面,曹操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曹操能够根据将领特点,用其所长。许褚、典韦壮武有力,忠诚奉法,曹操就让他们战则为军锋,息则统亲兵;臧霸有恩信于东土,曹操将青、徐二州托付于他,从而得以专心对付袁绍,不必以东方为念;降将文聘本是刘表帐下大将,在江汉一带颇有威恩,曹操任其为江夏太守,委以边事,使御孙权。
曹操虽遭赤壁惨败,但却能在“胜败乃兵家之常”聊以自我安慰的同时,总结教训,吸取对方所长,进一步升华了军事才能。
这日,曹操正与荀彧、荀攸、毛玠、贾诩等众谋士闲谈军事,先有东吴探马来报:“周瑜病发突亡。”接着荆州来报:“诸葛亮去柴桑吊孝,连接东吴。刘备又得庞统为谋士,与诸葛亮一起招兵买马,积草屯粮,意欲北伐。”
曹操闻报,与众商议。
荀攸说:“周瑜新死,可乘机先取孙权,次攻刘备。”
荀彧说:“孙刘结为唇齿,只能待其有变,方可乘隙图之。西有韩遂、马腾,当先平定,以免后顾之患。”
荀攸说:“丞相既挟天子以令诸侯,何不凭此优势,降诏加封马腾为前将军,诱入京师而除之,以解南征之患?”
曹操大喜,即派钟繇前往劝和。
钟繇,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长葛)人。幼时相貌不凡,聪慧过人,曾与叔父钟瑜一起去洛阳,途中遇到一个相面者,看到钟繇相貌,便对钟瑜说:“这个孩子面相富贵,但是将有被水淹的厄运,请走路小心。”
果然,行了不到十里过桥时,钟繇所骑战马突然惊慌,钟繇被掀翻到水里,差一点没有被水淹死。
钟瑜见应了相面者之说,便对钟繇愈加欣赏,供其钱财,让其专心读书,练写书法。
钟繇慢慢长大,被察举为孝廉,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因病离职。
后因书法见长,写得一手好字,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
当时,汉献帝在西京长安,大将李傕、郭汜专权,阻断了献帝与关东联系。
时任兖州牧曹操派遣使者至长安上书。
李傕、郭汜等人认为:“关东想自立天子,现在曹操虽然派使者来,并非出于他的真意。”于是商议扣留使者,阻止曹操与朝廷的联络。
钟繇劝李傕、郭汜说:“当今英雄并起,各自假托帝命辖治一方,只有曹兖州心里还想着王室,如果拒绝与朝廷往来,岂不怨恨将军?”
郭汜等人因为钟繇的这番话,这才优待使者,使曹操得以与献帝取得联系。
之前,曹操已多次听谋士荀彧称赞钟繇,又听说他劝说李傕、郭汜二人帮助自己的事,于是对他充满渴盼。
此后,李傕胁迫献帝,钟繇与尚书郎韩斌共同谋划献帝出逃。可以说,汉献帝逃出长安,成功东归,钟繇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被拜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
马腾、韩遂诸将恃强居于关中。
曹操为此甚为忧虑,经荀彧推荐,命钟繇以侍中的身份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将后方事务委托给他,特别授予他不受制度拘束的权力。
钟繇到达长安后,致信马腾、韩遂等人,陈述利弊祸福,马腾、韩遂都送一子到朝廷为人质。
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期间,钟繇送去两千匹马供给军用。
曹操在给钟繇的信中说:“得到送来的马匹,急应部队急需。关右地区平定,朝廷没有西顾之忧,都是足下的功勋,可与当年萧何镇守关中,粮草充足,以至大军获胜所建立功劳相提并论。”
南匈奴单于平阳作乱,钟繇率领各路人马前往围剿,未能攻下。
此时,袁尚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抵达河东,人数众多。
诸将多有放弃离去的议论,钟繇说:“袁氏正在强盛之时,郭援乘势到来,关中诸将虽有暗中与其勾结者,却未敢公开反叛的原因,不过是顾忌我的威势名声罢了。假如放弃撤退,向其示弱,此处民众都会把我们当作仇敌。尚未开战先自行败退,岂不有失我军威严?况且郭援刚愎自用,争强好胜,必定轻视我军,如果渡汾河扎营,即可半渡击之,定能大获全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