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首府渝州,唐枭,海风儿,17K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韦扶风明白,他依赖流民为基本势力的做法,必然遭到地主豪族的敌视,这也是他对豪族做出安抚姿态的原因。
安抚的主因,不是担心渝州豪族造反,渝州豪族已然被断了爪牙,而是为了减少川南之外的豪族敌视。
韦扶风又道:“曹大人,此次夺取渝州,你的功勋最大,本军不会忘记你的功勋,做为回报,本军给你一个兵马使军职世袭。”
“下官谢大人恩赐。”曹放鹤恭敬道谢。
“不要小视了兵马使军职世袭,你的刺史官位无法传与子孙,只要本军不败,你的子孙世世代代都是官宦,另外你的献城功勋很大,世袭的兵马使还能够向上,只是眼下不能让血战的将官寒心。”韦扶风微笑道。
“下官明白,愿为大人忠心做事。”曹放鹤恭敬回答。
大略走游了渝中城,韦扶风很有让准岳父,搬来江城做官的念想,涪州与渝中城相比,类似长安城的大明宫与居坊府宅相比。
走游中,韦扶风吩咐州衙移回渝中城,曹放鹤是渝州的地头蛇,对于豪族知根知底,豪族有什么不轨,瞒不过曹放鹤。
另一原因,南岸城池内的建筑,虽然比渝中城简陋太多,但日后成为川南和黔中的统治中心,需要屯兵积粮,实行军管。
渝中城主要是商业,居民也固定,不适合介入添乱。
渝中城之后,韦扶风又去了江北的军城。
江北军城也不算小,相当于渝中城的三分之一,城内有居民区,立身城楼之上,可见了大片竹棚,竹棚中非常多的人在活动。
守卫军城的兵马使向韦扶风做着介绍,城外聚居五万多的流民。
因为城内无法容纳,渝中城也不许很多流民进入,能够去往南岸巴县城的流民,都是能够成为团练的家眷。
“这么多的流民,前刺史不用,也不许去往泸州,仅用稀粥圈养,确实死的不冤。”韦扶风眼睛怜悯的看着城外,内心却是有着几分喜悦。
一道军令下达,渝州的官军执行韦扶风的军令,船只运送城外的流民,分批去往南岸巴县城暂居,注意有病的暂留江北。
韦扶风任职新的巴县令,在流民中拔选认字之人和壮丁,又传令大足县那里开始扩建城池,他没有去往泸州,驻足渝州亲自规划筑城。
城池的用途是防御和居住,更具有统治的象征意义,拥有巍峨广大的城池,能够聚人气,让统治区域的人心有了尊崇的目标。
长安城,就是天下万民,认可的大唐朝廷统治中心。
渝州下辖五县,渝中城上游有江津县和万寿县,西北方向有璧山县,东南方向有南平县。
巴县最大,包括江北军城所在的东北区域,渝中城和南岸区域。
韦扶风与文武官员商议,渝中城和瓶口外的西部一带置立江城县,渝中城北边的军城及嘉陵江北部地域,置立垫江县。
巴县治下,只有了南岸巴城和地域。
泸州总兵府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督府,转运司奉令移治巴县城。
泸县另置江阳兵府,昌州那里的兵府易名为大足兵府,兵府官员移治大足县,指挥使王泽奉令去往接任。
韦扶风征发渝州各县壮丁筑城,使人去往各县督促流民入籍,发兵清剿匪患,尽量争取在短期内做更多的事情。
由于有二十几万人力可用,军力和流民中,有很多擅长建筑的外来工匠,加上食物管饱,赠送宅基地激励,巴城的罗城墙分段施工,两个月筑成了大半粗胚的高大城墙。
新城墙依据地势走向,高低起伏,很像连绵的土坝。
北边频临大江的城墙,预计扩展至四千米,待得陆地罗城墙合拢有了防御作用,拆取前刺史筑城用的石料,建筑扩展的临江城墙。
一座城池的建造非短期能够完善,韦扶风只求完成粗略的圈定。
筑城之中,也在城内开挖渠河,河土用于筑城墙,渠成引江水流过城中。
韦扶风的筑城布局,事实上借鉴了汴梁城(开封府),让渠河成为重要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商业和居民生活。
汴梁城是宣武军朱温的统治中心,但城池的扩建是前人宗室李勉所为。
由于地势的不同,巴县新城很难获得对称平铺的布局。
韦扶风又借鉴金州西园,在城中一些地域,因地制宜的形成自然景观。
为此,韦扶风命令渝州豪族出文人雅士,参与新城的景观建造。
筑城过程中,有属下向韦扶风建议,流民信佛敬道的人很多,不如在城中地势最高处,建造一座佛寺和佛塔,求安人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