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这事儿应该够我吹一辈子了
缘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二章 这事儿应该够我吹一辈子了,女友成名不甩我怎么办,缘乐,17K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是才子就是才子?
总得要表现一下啊!
这种文斗,无疑比武斗更让人惊叹。
或许在许多人看来,这种文斗比武斗更精彩。
不过,这部剧的武打动作也是极其精彩。
精彩的同时,也不忘搞笑。
“面目全非脚”,“还我漂漂拳”等出场,不禁让人莞尔。
最后,《春树秋霜图》被毁。
“我现在很想问,那毁掉的《春树秋霜图》是不是你画的?”方正显忽然开口说道。
杨若雪等人一听,也随即看向张榆。
“嗯!”
张榆点了点头。
那幅画还真是他画的。
他本就是画来做道具的,压根儿没想过自己那画那么值钱。
“那可是上千万啊!”方正显嘴角抽了抽,说道。
张榆重画了那么一幅画,有人出价上千万。
而且已经卖出去了。
“对哦。”张榆笑着说道,“那算不算是拍摄成本?”
“那你去跟花姐说。”
方正显先是一愣,随即摇头说道。
真要知晓那画的价值,谁还那么拍呢?
还想算成成本?
怎么可能。
何况,那幅画没毁,张榆重画的那副《春树秋香图》,恐怕也未必值那么多钱了。
而张榆画《春树秋香图》拍摄之时,无疑与原版有些差异。
原版,秋香一回头,唐伯虎就已经画完。
而且画的时候,镜头都在秋香身上。
而此版,秋香的对白或许没变,但却不是他一人的镜头。
镜头之中,张榆饰演的唐伯虎在作画。
而且画的速度很快。
不过,秋香回头,那画没有画完。
是真没画完。
时间太短了。
要画好,那么短的时间,根本做不到。
而此时,懂行的人无疑都看了出来。
这幅画真是张十三现场画的。
这可不是事先画好,然后后期剪切制作出来的。
从镜头之中不难看出,那画就是张十三拍摄的时候现场画的。
厉害啊!
唐伯虎是才子,可那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真正的才子乃是张十三!
冯永清嘲讽他饰演一个才子就觉得自己是才子了。
而如今看来,完全相反。
张十三先是一个才子,然后才创作出一个才子,自己随即饰演了出来。
自编自导自演!
真正的才子,不是唐伯虎,而是张十三。
“现场画的?”
方正显看向张榆,有些惊讶的说道。
这镜头,绝对很震撼。
不是镜头有多震撼,而是镜头的内容太震撼了。
那幅画可是有人出价千万啊!
竟然是这样被画出来的?
还是如此短的时间之内画出来的。
以后张榆说什么“分分钟数千万”,恐怕真不是吹牛逼,而是实事求是了。
“嗯!”张榆点了点,说道,“为了这镜头,这画如影片之中所说,画了无数遍才有的效果。”
这画还真不是吹牛。
若不熟悉,张榆即便画得那么快,也不可能画得那么好。
更别提什么意境了。
影片之中,涉及那些书画作品的,镜头可比原版清晰太多。
“那‘百鸟朝凤图’的鸟头呢?”方正显接着问道。
那副画似乎价值也不低啊!
“你没发现,书画展里面的那幅画有修补的痕迹么?”张榆淡淡的说道。
方正显:......
若真是如此,那这幅画的价值......
造孽啊!
方正显此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痛。
不过,这种情绪很快就被压下去了。
他也被这部影片所吸引。
这部影片后期制作完成许久,不过方正显一直很忙,之前还真没看过成片。
何况,这部影片完全可以多看几遍。
或许还有惊喜。
影片继续。
王爷和夺命书生狼狈的走了。
宁王发飙的方式也让人哭笑不得。
而唐伯虎也因为这幅画而被华夫人怀疑。
最后以秋香为饵,诱使唐伯虎承认。
然后经典的毒药广告上线。
“一日丧命散”,“含笑半步癫”乃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良药。
这场戏,无疑让华夫人这个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随后,夺命书生上门大开杀戒。
一场打斗,夹杂秋香偷放唐伯虎离开。
华夫人不敌夺命书生,关键时刻,唐伯虎赶到。
一番恶战,以回马枪捅死了夺命书生。
这里面自然与之前有所呼应。
没枪头,一样能够捅死人。
呼应的是什么?
唐伯虎之父唐天豪因此输了一招,最终郁郁而终。
还有就是唐伯虎离开唐府却没有带走那特制枪头的镜头。
为何?
不需要。
最后,婚礼大堂,二十个新娘盖着红盖头。
这剧情无疑是点了片名《唐伯虎点秋香》!
怎么点?
唐伯虎使出浑身招数,什么气吞天下,如来神掌,最后甚至连龟派气功都出来了,却被华夫人一一破解。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一些这个世界耳熟能详的“神功”。
最后无奈,唐伯虎只能念诗。
却不想石榴因为尿急动了一下。
这剧情突如其来,无疑闪了无数人的腰。
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而影片最后,更的与唐伯虎的其他老婆相呼应。
“你老婆红唇欲滴,面犯桃花,还不快亲他一下!”
“唉,慢着。先划两拳吧。”
“啊?”
“这都不会啊!那麻将、牌九、掷色子、四色牌你总会一样吧?”
唐伯虎哀嚎一声倒地,却又引得影厅观众一阵哄笑。
影片结束。
片尾字幕出现,旁边有拍摄的花絮。
那些花絮,无疑也让影片看得津津有味。
“啪啪啪!”
掌声响了起来。
很热烈,并非什么礼貌性的掌声,而是发至内心。
张榆等影片主创随即起身,而媒体记者瞬间围了上来。
其中自然少不了问及张榆那撕烂的《春树秋霜图》,以及《百鸟朝凤图》是否真被撕坏,以及没了鸟头。
而得到张榆答案之后,更是惊叹不已。
这已经不是什么“史上最贵道具”了。
这是电影史上毁坏的最贵道具吧?
“网上实时票房,《唐伯虎点秋香》与《都市男女》的距离拉开了。”
回去路上,杨若雪笑着对张榆说道。
显然前者更高。
不然,杨若雪不可能消。
“那首日票房应该是稳了。”张榆说道。
如今都已经快凌晨了。
“电影网上的评分,也涨了。”杨若雪接着说道,“不少影迷都表示对你这部影片的评分不满。”
“如此看来,接受这部影片风格的人,还是更多一些嘛。”张榆笑着说道。
接受不了这种风格!
张榆有这方面的担心,但并不大。
不然,也不会选择这么一部影片作为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
无厘头风格又被称为“后现代主义”。
喜欢看港片的人,接受起来自然容易。
这些人大多人到中年。
而年轻人呢?
接受这种风格自然也容易。
而影迷群体,无疑以这两个年龄段的人最多。
《唐伯虎点秋香》开始的时候,口碑两极分化,如今赞的显然占据了绝度的上风。
喜欢的人奉为经典。
不喜欢的人觉得像是一部闹剧。
随着上映,观影人数增加,评分自然水涨船高了。
虽然电影网上的评分还不如《都市男女》,可影片的话题,却不是《都市男女》能够比拟的。
话题多,热度高,影片毫无疑问的火了。
不仅仅影片火了。
里面的角色也火了。
不只是男女主角,配角也是影迷讨论的热点。
比如祝枝山、石榴、华夫人等。
客串的如花、卖身男、四大**,以及教书先生等,都被不少影迷津津乐道。
而饰演这些角色的演员,无疑也火了。
其中,获益最大的并非饰演祝枝山的刘博,而是饰演华夫人的郑玉和饰演石榴的范琼英。
两人之前,一个息演而被影迷忘却,一个压根儿就默默无闻。
这次直接凭借这部影片爆火了。
第二天一早,张榆就和杨若雪乘飞机去了燕京。
他是去宣传电影,而杨若雪却是回家。
而他们刚下飞机,首日票房统计出来。
《唐伯虎点秋香》以两亿三千多万的票房登顶单日票房榜。
紧随其后的《都市男女》。
其首日票房也破了两亿,只是比起前者低了三千多万。
另外,《重案组2》和那部动画电影皆破亿。
毫无疑问,《唐伯虎点秋香》成为最大的赢家。
《都市男女》输了!
冯永清自然不会承认。
“一部闹剧而已,它的票房能持续多久?首日票房登顶又如何,不过是占着自身人气,以及话题炒上去的。”
“这类电影,开头气势很猛,却后劲不足。”
“影片票房最终如何,还是要取决于影片的口碑。”
......
《唐伯虎点秋香》的口碑有争议,却也因此话题不断。
尤其是开局七点一的评分,如今上映一天之后,竟然已经有了七点九分。
眼见就要破八了。
这种影片会后劲不足?
很多人表示怀疑。
在他们看来,那些话不过是冯永清的自我安慰之言。
或许是自欺欺人之言。
“撕烂一副千万级的画作是一种是什么体验?”
燕京路演,媒体记者问及了洪明浩。
洪明浩饰演的夺命书生或许没有华夫人等人出彩,却也不错。
尤其是在拍摄期间,夺命书生和唐伯虎一起撕掉《春树秋霜图》,话题性还是很强的。
“拍摄的时候,哪儿知道那画的价值,还以为就是一副道具而已。”洪明浩摇头,说道,“当时真没什么感觉,后来知晓之后......怎么说呢,那感觉很奇妙,后怕之中带着几分兴奋。”
“圈内应该没人有我这样的经历了。”洪明浩接着说道,“这事儿应该够我吹一辈子了。”
他估计也没想到。
这次自己火,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你们关注的东西是不是错了啊!
我饰演的夺命书生那么厉害的一个角色......
看来红不红,真是命啊!
不过,影片火了,里面的演员,自然收益。
洪明浩自然也是如此,只是没有郑玉和范琼英那么大而已。
“我?我没什么感觉。”张榆见记者看向自己,淡淡的说道,“那画,我撕得多了。何况,一幅画的价值,也不是你们这般算的。”
自然不是那么算的。
可那幅画没撕,即便价值大打折扣,可也价值不菲啊!
“为里拍摄一场戏,毁了这么一副价值不菲的画作,心痛么?”有记者问道。
“这个还真没有。”张榆说道,“拍的时候,也不知道那画这么值钱。本就是画来当道具用的。何况,那幅画若不毁,现在的那副《春树秋霜图》恐怕也不怎么值钱了。”
“再好的东西,一旦多了,那就不值钱了。”张榆接着说道,“我若多画几幅一模一样的《春树秋霜图》,恐怕累计价格,还不如现在那副多呢。”
心痛么?
真一点都不心痛。
那些画如今都已经卖了出去,等电影下映,书画展结束,交货就可以收钱。
累计破亿,税后的那种。
而且还有很多人想要。
不过张榆都婉拒了。
作品多了,其价值自然大打折扣。
何况,若是为了钱去画,张榆感觉自己恐怕真画不出那种意境。
意境不足,不过是砸自己招牌而已。
得不偿失。
何况,张榆也没打算再书画圈混。
他还想着带着华语电影走向世界,让自己百病不生呢。
7017k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