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拉拢关宁军,国姓窃明,浙东匹夫,17K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树人给山海关和关外明军运完粮,最后一站抵达宁远时,已经是二月初二。
船队在宁远城外的觉华岛码头把粮食卸下,由宁远守将带着士卒搬运入仓,整个过程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如今清军的海上力量还极为孱弱,完全没法给明军添堵。
随行的方以智,对沈树人非要亲自押粮来宁远,还是有点不理解的。
但他还算讲义气,没有多问,一路陪着,每天闲下来就辅导八股文功课。
沈树人内心,当然是早就有了成算。他坚持亲自认识一下吴三桂,也是在为将来布局——
按他的计划,既然将来救不了崇祯,京城注定要被李自成攻破。按照历史惯性,吴三桂未来降清的概率也是不小的。
沈树人能做的,只是尽量扭转、减少汉人的损失,缓解明军精锐降清的问题。具体能做到什么程度,他也不敢保证,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好在父亲沈廷扬的漕运改海,让沈家捞到了一个“走海路直接为山海关和辽西明军运军粮”的契机。
如果可以利用这几年,好好结交吴三桂手下的部将。将来变天之时,就能把那些不愿意投降鞑子的关宁军将领撤往南方,至少是撤往登莱。
能拉一个是一个。
当然,沈树人很清楚,这事儿真要运作起来,绝对没那么容易。
辽西将门的盘根错节、听调不听宣也不是一两年了,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有些骨子里有铁杆汉奸潜质的,也不能指望随便劝降,最后该下狠手还得下狠手。
这次只是先牵线搭桥,日后再从长计议。
……
计划很美好,但具体如何实施,沈树人心里也没底。
仅仅八品的官职,成了他结交人脉最大的障碍。品级高一点的官员,他根本就见不到。
进了宁远城后,沈树人只能是广撒网,对见到的每一个关宁军军官,都陪着笑脸套近乎。
好在明朝有文尊武卑的传统,那些武官看他这么笑脸迎人,倒也挺感激。
哪怕是武职五六品的游击、都司,在八品文官面前也不会跋扈。
跟沈树人交接工作的,是吴三桂属下一个五品的海道都司,名叫张国柱,平时负责觉华岛附近海面的巡逻防务,如今自然也要负责给粮船队引水领航、卸货验收。
沈树人很客气,在对方签收粮草的过程中,还送了几锭大银,悄悄请求:
“张都司,海路漂泊半月有余,才得从苏州到此,难免有风浪潮气。外层有些粮袋可能受潮了,你们先费心分拣一下,挑个好天气晒干再入库。”
张国柱摸着手上那两个银锭,都是五十两的大元宝。一个文官肯给他送一百两好处费让他高抬贵手,也是给足面子了。
张国柱本以为沈树人这么下本,估计是送来的粮食以次充好、缺斤短两,有很多问题需要他掩盖。
仔细查了一下之后,发现居然还真的只是些许受潮,其他并无克扣,顿时大为惊讶。
“兄弟,不过是些许潮气而已,我当是什么大事呢。你第一次运粮吧?这也忒小心了。不瞒你说,咱也在关外五六年了,头一次见关内运粮来的文官,这么足额足量不克扣的。
原先那帮败类,出了户部就巴不得先砍你两三成,最后能到一半就不错了。要不是咱也吃空饷,实际上没那么多人要养,还有就是关内能自己屯点田,否则早特么饿死了。”
张国柱见沈树人投缘,又仗义疏财,便不跟他见外,连吃空饷这种公开的秘密,都随口说了出来。
当然,这种随口闲聊的事儿,本来就空口无凭,也不怕被抓把柄,只要别透露具体数据就好。
沈树人一听,立刻就懂了,心说自己和父亲这趟差办得实在是太良心了。
原先那些狗官居然这么贪!军粮还要反复盘剥!难怪大明要完。
心里这么想,他嘴上说的却是:“诶,我家世居苏州,对北方九边军中辛苦不甚了然。不过咱也知道一个道理:
江南能安享太平,全靠九边将士顶住了鞑子。否则就算我们有万贯家财,也守不住呐。”
张国柱一听,大为感慨:“兄弟!你是个明白人!这大明朝的文官,但凡有一两成有你这么明白,也到不了今天这地步!
可惜了,你这样体恤边军的做不了大官,只是个八品。要是咱这种老粗说了算,咱巴不得你进户部。”
“诶,慎言,可不敢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