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赏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四五章 吕宋的消息,回到清朝做盐商,独孤赏月,17K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嗨,别说要赚钱还是真的不容易,天上可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
“行了,你把你的那个蜂窝煤小厂子,好好做,等过几年攒点资本,找个好项目,投资个大厂子,到时候你就不用跟我们挤公用马车了。”另外一人打趣道。
“承您吉言,我哪天要是发达了,一定不会忘记老哥您今天的话。”
……
两个人聊了一路车上的人听了一路。
能够坐马车的多少都有一点点见识。村里的那种普通的百姓要是进城的话,大部分都是步行,顶多就是搭上人家的顺路的牛车。
那些在官府工作的真正有见识的人,大多是骑自行车,一般也是不会坐马车的。
颠簸了几个小时,栓柱他们终于到站了。
栓住先下了车子,然后将东西扛了下去,见到春花也下来了,就伸手扶了一下媳妇儿。
“这位大兄弟是从北边回来探亲的吧?”刚才一直在车上说话的那个中年人此时才看到车顶下来的栓柱。于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嗯,是的,叔,俺在北大仓农场工作。”见到这个中年大叔问自己,栓柱连忙回答道。
许久没有会来了,现在听到了纯正的乡音,栓柱也倍感亲切。
“今年你们那里收成怎样啊?”那中年人随口问道。
“收成可好了,俺们那里的地,肥的流油,只要好好种,收成一般不会差的。”栓柱难得多说了几句。
“嗯,不错,小伙子好好干,可别给俺们莱州人丢脸。”那中年大叔鼓励道。
这个时候,车夫催促栓柱快一点,因为马车还要继续前进。
“叔,以后要是去北大仓,可以去找俺,俺叫刘栓柱。”
“好,再见了!”
“再见。”
下了马车,栓柱将连在一起的两个包抗在了肩膀上。
“春花,接下来,咱们还有走上五六里路呢。”栓柱说道,不知道是因为在马车上坐的久了,还是回到了家乡,心情激动。
栓柱感觉到自己的脚步轻了许多。
“栓柱,你慢一点,我都跟不上你哩。”春花在后面叫到。
一路上栓柱不停地跟春花讲述周围的景致。这里的一切都伴随着这栓柱儿时的成长。
镇上到村子里的路明显是也是修整过的。
上面铺了一层山上采的风化石。走在上面咯吱咯吱地响。有的时候踩到硬的石疙瘩还会硌脚。
路边的村子,栓柱都认识,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家在修房子。
农村的百姓的都是这样,一旦生活上稍微宽裕一些,首先想到的就是修房子。
一般的人家嫁女儿也会看对方的房子修的怎么样。
“前面就是俺们的村子了,春花。”栓柱有些兴奋。自己离开了一年多时间了,一年多以前,这里还在满清的治下呢。
那时走在外面,每个人的后面还拖着一个辫子。
现在几乎已经没有留辫子的人了,很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
刚才在路上,栓柱已经遇到了好几个熟悉的人。
每个人见到了栓柱都会重复问一大堆的问题。
栓柱都会耐心地解答,然后递上一根从远东带回来的卷烟,并且顺手帮人家点上。
他自己是不抽烟的,这些卷烟是准备带回来孝敬父亲。
身上这包还是春花让他装在身上好散给遇到的熟人的。
要是遇到了孩童,春花就会递上一把奶疙瘩,黑龙江沿岸和草原上交往比较密切,奶制品很流行。
复兴军也从沙俄人那里得到了很多欧洲奶牛,在农场就有专门的奶牛厂,生产各种奶制品。
奶疙瘩中加了糖和蜂蜜就跟后世的奶糖差不多,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得了好东西的孩子就跟在栓柱和春花的身后,希望能够再得到了一些。
所以,进了村子的时候,栓柱的身后已经跟上了一大帮子的小孩。
“二丫!”栓柱看到了一个小女孩,这不就是自己二妹妹吗。他连忙上前喊到。
“呀,大哥,娘今天还在念叨你咋还没回来的呢?”二丫说道。
“你们收到我拍回来的电报啦?”栓柱在会来之前曾经到邮局发了一封电报回来告知一声,那已经是十几天前的事情了。
“嗯,是的,大哥,是邮局的叔叔送家起来的。都已经十几天了。娘还说你咋在路上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呢!”
说完小丫头看向了大哥身边那个眯着眼睛对着自己笑的女人。
“二丫,这是大嫂,快叫大嫂。”栓柱这才想起身边的媳妇儿来。
“大嫂。”二丫低着头,挫折衣角,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走,咱们回家去吧,爹、娘都还好吧。”栓柱问道。
“嗯,都很好,爹爹之前去做河工了,赚了好多工钱,还给我买了头绳。”小丫头指着辫子上扎着的已经有些脏了的红头绳说道。
很快,三人就到了家中。家还是那个样子,不过房子修整过。栓柱记得之前的土墙有好几个地方有脱落的地方。
栓柱的母亲一把拉过了儿媳妇儿去里屋聊天。
栓柱见家中虽然总体上没变化,但是还在添置一些家具。
也许是知道自己要带着媳妇儿回来,母亲将家中特意打扫了一下。
父亲坐在那里不停地抽着卷烟,听着儿子述说农场的事情。
栓柱一共有兄弟三个,当初将栓柱送去农场,父母的心中非常过意不去。
就像是将这个儿子赶出家门了一样。
现在见到大儿子还惦记着家里人,这次还回来了。甚至自己将媳妇儿都给娶好了。
他的心中就更加过意不去了。
“爹,您不用过意不去,当初我要不是去了农场,也不会有今天。”栓柱似乎看出了父亲的心思。
“您看农场不仅仅跟俺们分房子,就连娶媳妇儿这样的事情都帮俺们解决了。”
刘老汉又看了看这个大儿子,感觉到儿子跟以前不同了。
“爹,我听说老三读书还不错,就让他的好好读书吧,以后做一个文化人。老二要是不想读书,等小学上了之后让他去工厂去,去学一门技术。”
“咱们家就那么点田,还是出去有出路。大妹也快到了结婚的年龄,回头我在农场给他找一个人品好的小伙子。以后她也就成了农场的职工。”
“俺们那里都是用大牲畜还有机器干活,实际上并不累,农场还有自己的工厂,大妹过去了基本上会去工厂里做工,也吃不了苦。”
栓柱在农场经常能够参加学习,比以前有见识多了。
刚才刘老汉在他身上看到的变化也许就是因为这一点。
各种各样的消息汇集到新京城,春节来临之前,吕宋那边的事情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