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他们的轻蔑是从哪来的!
再战一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他们的轻蔑是从哪来的!,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再战一回,17K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许锐锋依然笑着,没有说话。
“你听不懂吗?”
老许歪着脑袋问道:“你们对中国人那高高在上的态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南京的申校长戏耍了你们领袖之后?不,那应该是仇恨,而不是高高在上。”
“难道是北伐的时候?有可能,因为那时候这个国家的前途还掌握在另一帮人手里。”
“可我觉着,应该是这个国家一点希望都没有的那一刻。”
这是一段历史,一段以老许的年龄,最多只是听说,绝不可能亲眼见证的历史,那时候,他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那时,被后来南京政府尊称为国父的先生,正处于尴尬期,反清后同盟会似乎已经没有了存续的必要,最关键的是,同盟会本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先生无法依靠。而另一方面苏联一代领导人的位置也很尴尬,他们先是败于英法,再受挫于日本,声威扫地。
反观两国格局,苏联的一代领导人当时流亡在海外,布尔什维克弱小的可怜;先生却已经推翻清朝,虽手中没什么可以依靠的力量,但,却正积极的塑造共和。
尚在瑞士流亡的苏联一代领导人就曾说过‘俄国革命必须与中国革命者密切联系’这样的话,这中国革命者,指的就是先生;直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才又有了‘革命者是天生的盟友’这种源自先生的回应。
两家既然惺惺相惜,那当然要有所联系。
于是,黄埔军校搭建起架子后,双方终于有了第一次实质性接触,当时的黄埔军校没枪,八百名学生只有不到三百条枪,当时滇军的范石生曾对如今的南京政府当权者,也就是申校长说过这样的话:“你办的什么鸟学校,那几根吹火筒,我派一个营去就能全部缴了械。”
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上下联络,一艘苏联船出现在了中国,它的名字叫沃罗夫斯基号。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并不是船的名字,而是这艘船上有八千支带有刺刀的步枪和四百万发子弹,这些装备,足够装备一个师!
这,就是黄埔的原始资本,也正因为这个资本,才成就了如今在南京政府中,最坚实的山头,与保定系可以抗衡的天子门生党派!
但,有了枪不代表有了战斗力,黄埔生想要成为中干力量,必须经受系统的学习。于是,一位在苏联日后人尽皆知的男人成为了他们的导师,这个人,就是日后成为苏联元帅的布柳赫尔。
不得不说,布柳赫尔的能力毋庸置疑,他很快就解决了黄埔生的组织问题,首先,这个男人让这群学生在平日的交流中套用各种军事术语,也就是说,他们说的话别人听不懂。如此一来这群学生很快和其他人分割成两个团体,一下就抱团了。紧接着,布柳赫尔又开始推行全新的制度,让整个黄埔顿时焕然一新。
为了学习,申校长连自己儿子都派去苏联学习就可见一斑。
瞧见了么?
你们的黄埔军校是人家的枪炮建立起来的,你们的第一批学院所学习的战术思想,是从人家的国家传过来的,试问,这群洋人该用什么态度对待你们?
尤其是在苏联多次运送武器以后,先生曾为了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出言抨击帝国主义,甚至说出了:“我对从前所信仰的一切几乎都失望了,而现在的我深信中国革命唯一实际的、真诚的朋友就是苏俄。”这样的话!
最关键的是,先生承认了蒙古、独立!
甚至,在北伐之前,还曾经提议苏联从蒙古出兵,直取北京……
当时,已经没有‘国’光护体的南京政府,连战争都希望这位毛子大哥出手,可见其依赖性有多强。
但,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就连苏联的二代领导人都已经将整个亚细亚染成红色的小心思,可是,在整个苏联体系的阵营中,那种对中国援助的高高在上姿态还是保留了下来,尤其是当红党与他们关系越来越密切的今天,这群苏联人看见了红党,就仿佛看见了当年的那些人。
“你知道的东西还不少。”
奥金涅茨望着许锐锋。
“但这次发生在咱们之间的事情,和历史无关,这是契卡内部的事,唯一的不同是,发生地点在中国而已。”
“是么?”
许锐锋目光冰冷的回应着。
就在此时,菜窖上方的窖门被打开了,四宝子将脑袋探进来说道:“爷,来人了。”
许锐锋一拍大腿,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行了,你们的人来赎你,要是顺利的话,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离开了,不过,我劝你一句,在此之前,别在闹任何幺蛾子,否则,你闹的越欢,你们的人付出的代价越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